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书:pan.baidu.com/s/1Ok6VCJdj-8OJLHfWzBgiMw?pwd=auos

  1. 稀缺性:稀缺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个基本事实。造成稀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稀缺是商业和经济学存在的基础。
  2.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这是因为商业通过交易和市场竞争,有效地分配了资源,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3. 公平与效率: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4. 成本与选择: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放弃的其他选项的价值。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因为已经发生的支出无法再收回,不影响未来的决策。
  5. 货币与价格: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货币是交易的中介,但货币本身也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问题。
  6. 需求定律:需求第一定律指出,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永远向下倾斜。
  7.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新增享受或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表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
  8.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不是产品的原材料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是产品的供需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9. 租的概念: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租是一种旱涝保收的收入,是资源使用者对资源所有者支付的报酬。
  10. 寻租行为:寻租是指让自己得到好处,同时导致社会总资源发生耗散的行为。寻租行为不增加经济总量,但会增加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
  11. 科斯定律:科斯定律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都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这要求我们在考虑资源分配时,要关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最大化。
  12. 价格体系的作用:价格体系在经济中起着传递稀缺信息、指导生产、做出奖惩和决定商品分配的重要作用。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之一。
  13. 计划与市场的比较:计划经济存在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障碍:人际效用不可比较、数据不可得、奖惩很难恰如其分。而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资源分配和生产活动。
  14. 商业改善生活:商业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商业活动促进了创新和竞争,推动了社会进步。
  15. 歧视与选择: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最根本的起源:第一是偏好;第二是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也是有效率的。
  16. 市场反馈机制:市场有很好的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这使得生产者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7. 社会成本问题: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在处理社会成本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和责任。科斯定律提供了一种从社会成本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8. 产权的重要性: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保护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一,它能够激励人们进行创新和投资活动。

这些原文观点或论述涵盖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展示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