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pan.baidu.com/s/1-WAi12-opdU2H0yYBAbnQg?pwd=0n3h
-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 解释:描述了黄帝的生平,强调其天生聪明,从小就有很高的智慧和领悟力。
-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解释:黄帝询问岐伯,为何上古之人能活到百岁且动作不衰,而现代人年过半百就动作衰弱,是时代变迁还是养生之道失传?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解释:上古之人懂得养生之道,遵循阴阳平衡,调和养生方法,饮食起居有规律,不妄自劳作,因此形神兼备,能尽享天年,活到百岁才去世。
-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解释:现代人生活无规律,把酒当水喝,纵欲无度,不知节制,因此导致精气耗散,身体早衰。
-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解释:上古圣人教导人们要避开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保持内心清净无杂念,真气顺畅,精神内守,疾病就无从发生。
-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解释:人们应该保持心志安闲,欲望少,情绪安定不恐惧,身体劳累但不疲倦,真气顺畅,各自满足自己的愿望。
-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 解释: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食物,穿着随意,享受自己的风俗习惯,不羡慕别人的地位高低,这样的人们才称得上是朴实无华。
-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 解释:不正当的嗜欲不能扰乱人们的视线,淫邪不能迷惑人们的心志,无论愚笨还是聪明,能力大小,都不因外界事物而动心焦虑,这样才符合养生之道。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 解释: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开始旺盛,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 解释: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
-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 解释:肾是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的器官,所以五脏功能旺盛时,肾脏才能外溢精气。
-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 解释:肝是魂的居所,藏血的地方,也是筋的主宰。
-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 解释:心是神的居所,主宰血液和脉象。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
- 解释:脾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也是后天之本,藏有意志。
-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司呼吸。
- 解释:肺是魄的居所,主宰呼吸和气的运行。
- 治病必求于本。
- 解释:治疗疾病必须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
-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 解释:说某种病不能治的,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
- 形弱则精不足,精不足则生动衰。
- 解释:身体虚弱则精气不足,精气不足则生命力就会衰退。
这些原文摘录展示了《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防病、治病以及脏腑功能的深刻见解,是中医理论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