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书:pan.baidu.com/s/1IVPLha_H8uqYxbmQBekiaA?pwd=wvok

  1. 关于蒙太奇
    • “巴赞坚持认为蒙太奇只是导演创作影片时可用的技巧之一。”
    • “蒙太奇使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意思凌驾在实际生活的无限多样之上。”
  2. 现实主义美学
    • “现实主义美学自动产生现实的影像,很少有人为的干预,这种技术上的客观性把活的形象与可见的外部世界连接起来。”
    • “巴赞认为在使用形式主义的技巧,特别是主题剪辑时引起的歪曲常常违背现实的复杂性。”
    • “巴赞的现实主义不单纯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尽管其中有这种成分。他认为现实在电影中有所提高,导演对普通的人和事以及普通的场所应该暴露诗情画意。”
  3. 关于经典剪辑法
    • “巴赞认为经典剪辑法有滥用之嫌。这个剪辑法把一个统一的场面分解为许多特写镜头,与思想的进程暗中相应,使我们跟着镜头走而意识不到其武断。”
    • “他认为经典剪辑把事物主观化,因为每个镜头反映的时导演认为重要的,而不一定是我们所认为的。”
  4. 关于最佳影片
    • “他认为最佳影片就是那些使艺术家的个人意图与媒介的客观性质巧妙平衡的影片。”
  5. 关于观众
    • “观众在了解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上应该多一些创造,少一些被动。”
  6. 关于导演视角
    • “现实主义的导演一般会避免极端的角度。他们喜欢水平视线的角度,约离地五至六尺,也就是接近一个旁观者的真实身高。”
    • “形式主义导演较不在乎被摄物的清晰度,但必须能捕捉到被摄物的精髓。极端的角度会造成扭曲,然而许多导演认为扭曲现实的表面更加真实——是一种象征性的真实。”
  7. 关于场面调度分析
    • “系统化的场面调度分析包括以下十五种元素:对比最强的区域、灯光风格、镜头与摄影机距离、镜头角度、色彩、镜头/滤镜/底片、对比次强区域、密度、构图、形式、景框、景深、演员的位置、表演位置、距离关系。”
  8. 关于构图
    • “构图并无一定标准,像古典主义导演巴斯特·基顿就常用均衡的观念构图;而新一代的导演则善用不对称的构图。”
  9. 关于电影形式
    • “没有一部电影是没有形式的,没有一部电影的形式是透明的。”
  10. 关于电影灯光
    • “拍电影所花费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调整每个镜头复杂的灯光。”
    • “灯光风格:是高调还是低调?高反差?或综合?”
  11. 关于电影色彩
    • “色彩:主色为何?有无对比色?色彩有何象征意义?”
  12. 关于电影表演
    • “演员的位置:演员占据画面中的什么位置?中间?上方?下方?边缘?为什么?”
    • “表演位置:角色要如何面对摄影机?”
  13. 关于电影距离
    • “距离关系:角色之间的距离如何?”
  14. 关于电影镜头
    • “镜头与摄影机距离:什么样的镜头?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多远?”
    • “镜头角度:是仰角、俯角,还是水平视线?”
  15. 关于电影景深
    • “景深:影像包含多少平面?前景、背景和主体的关系如何?”
  16. 关于电影景框
    • “景框:紧或松?角色是否无转身之地?或可活动自如?”
  17. 关于电影与观众
    • “现实主义者希望观众能忘记摄影机的存在,而形式主义者则希望观众能注意到它。”

这些原文摘录展示了《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对电影艺术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电影制作、分析和欣赏的宝贵资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