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pan.baidu.com/s/1cSbd-9_-lRtaKirqt1hgwg?pwd=f922
- 儿童每天使用词汇的86%~98%都与父母一致,父母的每一句话,渐渐变成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 按照一年52周计算,在儿童4岁进入幼儿园小班之前,高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3200万的词汇学习差异。在此基础上,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知家庭孩子的1/2。
- 13~36个月的孩子平均每小时听到的语句: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487句话/小时,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301句话/小时,接收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178句话/小时。
- 3岁孩子累计听到的单词量: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4500万个单词,接收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1300万个单词,相差3200万单词。
- 3岁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1116个单词,接收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525个单词。
- 儿童出生后每秒钟能够产生700~1000条神经连接,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
- 3000万的词汇差距会极大影响儿童在数学概念、读写能力、自我管理、执行力、批判性思维、情商、创造力和毅力等方面的表现。
- 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也就是说早期的语言环境直接决定了孩子日后的社会表现。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词汇量会增长得越快,孩子日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
- 宝宝一出生,每1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其带来的让人难以置信、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便是大脑的构造,影响孩子所有的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力、情感、动手能力,当然还有语言表达能力。
- “父母语言”的定义具有迷惑性,因为“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止简单的词汇导入。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会影响孩子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展,以及孩子约束自身行为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且孩子的毅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 有证据表明,贫富差距可能使孩子们学习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导致大量的公共资金流向了学前教育项目。但儿童教育的问题不简单是个经济学问题,不论贫富,语言环境都只和家庭、父母相关。
- 交谈时,人们通过语言来显示自己对话题的热衷,此外,语言还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情感的共鸣。
- 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 为了让“你来我往”的亲子互动成功地开展,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这些原文内容揭示了父母语言对孩子大脑发育、学习能力以及未来表现的重要影响,强调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关键作用。如需更多信息,建议直接阅读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