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笔记思考法(大岛祥誉,沈海泳)

书:pan.baidu.com/s/1DbkcQwgOVgMAQk5Rh0IcKg?pwd=5bqs

  1.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的核心
    • “我们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思考’。这本书要教给你的正是如何将笔记作为‘思考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的笔记思考法。”
  2. 笔记本的种类
    • “麦肯锡资深管理咨询师大岛祥誉在刚进入麦肯锡工作时,发现身边的前辈和同事只是利用3种笔记本(方格笔记本、横线笔记本、麦肯锡原创的笔记本)就能够从复杂的状况中准确找出‘真正的问题’,在实际行动的时候也游刃有余。”
  3. 笔记思考法的步骤
    • “按照问题解决的4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选择相应的笔记使用方法,就能边写边思考,瞬间整理思绪,解决一切难题。”
  4. 图解在思考中的作用
    • “在我们使用笔记对思考进行整理和深入挖掘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图解’来作为辅助工具帮助整理。”
  5. 分组归类的图解方法
    • “让思考更加清晰的图解主要包括‘分组归类’‘矩阵’‘商业模型’三种。在本书之中就经常出现‘箭头思考’‘空·雨·伞’等分组归类的图解,这也是整理思考的基本方法。”
  6. “空·雨·伞”逻辑
    • “(关于分组归类)应先根据‘空·雨·伞’的逻辑落实到‘事实、解释、行动’上。”
  7. “矩阵”图解的应用
    • “利用矩阵图解,根据你选择的核心突破口不同,可以发现很多之前一直没有发现的问题,所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重要的是以什么为切入点来设定矩阵的轴。”
  8. 商业模型的定义
    • “所谓商业模型,就是按照功能区分开做一些事时必要的要素,连续的‘流程概括’。”
  9. “3C”框架的应用
    • “在想要客观把握问题所处状况时,(分组归类中的)‘3C’框架是非常简单、方便的工具。3C指的是‘Company:公司’‘Customer:顾客’‘Competitor:竞争对手’这三个要素。”
  10. 使用“3C”框架整理思路
    • “比如打算换工作的时候,需要对自己拥有的技能和身处的状况进行整理,找出客观的求职方向。使用‘3C’的框架在笔记上进行分组归类,思考对自己想要就职的企业,应该如何强调自身的强项才更有效果,建立‘假设’和‘Issue’。”
  11. 笔记的意义
    • “(使用笔记)分组归类出来的信息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偏向性?这正是我们使用笔记的意义所在。”
  12. 笔记与思维的关系
    • “使用笔记整理思路时也很适合同时动手制作框架。更进一步说,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强项和身处的环境,而必须仔细思考才能够想到的话,那恐怕也称不上是真正的‘强项’吧。”

这些原文观点或段落摘要涵盖了《麦肯锡笔记思考法》中关于笔记思考法的核心、笔记本的种类、使用步骤、辅助工具以及具体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直接查阅原著。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