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书: https://pan.baidu.com/s/1xhc2t938Uhd6HLI6pHjlVg?pwd=77ya
笔记如下: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是怎样跑起来的》)
- 计算机五大部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冯·诺依曼架构)。
- 二进制与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构成ALU(算术逻辑单元),补码表示负数。
- CPU工作原理:取指-解码-执行循环(Fetch-Decode-Execute),时钟周期决定速度。
- 存储器层次结构:寄存器→缓存→内存→硬盘,速度与成本逐级递减。
2. 网络基础(《网络是怎样连接的》)
- 数据封装与分用:应用层→传输层(TCP/UDP)→网络层(IP)→链路层(以太网)。
- TCP三次握手:SYN→SYN-ACK→ACK,确保可靠连接;四次挥手释放资源。
- DNS解析流程:递归查询(本地DNS→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
- HTTP与HTTPS:HTTPS通过SSL/TLS加密(非对称加密交换密钥,对称加密传输数据)。
3. 程序设计基础(《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
- 编译与执行:源代码→编译器→机器码,链接器解决外部符号依赖。
- 栈与堆内存:栈存储局部变量(自动管理),堆需手动分配/释放(C的
malloc/free
)。 - 多线程同步:互斥锁(Mutex)解决竞态条件,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 文件系统:FAT/NTFS/ext4索引文件块,inode存储元数据(权限、大小等)。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线程是CPU调度单位(共享进程内存空间)。
- 虚拟内存:分页机制(Page Table)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缺页中断触发调页。
- 文件系统缓存:Buffer Cache减少磁盘I/O,写回(Write-back)策略提升性能。
- 设备驱动:内核通过驱动程序控制硬件(如打印机、网卡),中断处理是关键。
5. 跨领域综合
- 性能优化原则:
- 减少CPU缓存未命中(局部性原理)。
- I/O密集型任务用异步/非阻塞模型(如Epoll)。
- 安全基础:
- 缓冲区溢出攻击(Stack Smashing)与防御(ASLR、Canary)。
- SQL注入防范:参数化查询。
- 分布式系统雏形:
- CAP理论: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不可兼得。
- 计算机发展史:
- 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摩尔定律驱动性能指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