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

书:pan.baidu.com/s/1gJ8BWXhrwVXKMKODXWj_0w?pwd=tm2w

  1. 关于现代化的反思
    •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进程,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复杂过程。”
  2. 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
    • “中国人历史性地身处三大气候带覆盖、差异显著的复杂资源地理环境下,只有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各类社会群体兼收并蓄、包容共生,才能实现并绵延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性可持续。”
  3. 农业社会与现代化的关系
    • “农业社会万年传承之内因,也在于‘三位一体’:在于农民的生产与家庭生计合为一体,在于农村的多元化经济与自然界的多样性合为一体,在于农业的经济过程与动植物的自然过程合为一体。”
  4. 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质疑
    • “西方长期‘生产不足’而‘话语过剩’,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国长期‘生产过剩’而‘话语不足’。”
  5.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 “中国作为原住民人口大国中唯一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其比较经验恰恰在于有着几千年‘内部化处理负外部性’的村社基础。”
  6. 对全球化的审慎态度
    • “需要慎重地对待全球化,保持独立自主,不能迷信全球化乃至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7. 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 “告别蒙昧进入文明以来的数千年中,乡村建设在这个以农业为基础繁衍生息的大国,历来是不言而喻之立国之本。”
  8. 对现代化的“去依附”
    • “在国际上‘去依附’,主要是中国对西方现代化‘去依附’,由此阻止住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现代化成本继续转嫁给中国。”
  9. 对国内“去城市化”的思考
    • “在国内‘去城市化’,要推进乡村建设,重视乡土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意义,不再迷信城市化与‘唯城市化’。”
  10.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
    • “在发展上要超越‘工业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也就降低了工业化中资本及其造成的危机所带来的‘成本转嫁’。”

这些原文观点或表述不仅揭示了温铁军教授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反思,还提供了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见解和对策,对于理解和应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