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简·尼尔森(JaneNelsen))

书:pan.baidu.com/s/1KAWL4VrifTQddUFIwWHd9Q?pwd=p7qu

  1. 正面管教的核心: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方法,它强调的是和善与坚定的并行,通过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同时坚持原则,来帮助孩子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孩子的行为目的:孩子的不良行为通常源于四个主要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或自暴自弃。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有助于家长更有效地应对。
  3. 归属感与价值感:孩子们需要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他们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家长和老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让孩子感到被接纳和尊重的环境。
  4. 和善与坚定:“和善”意味着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坚定”则是对原则、规则的坚持。这两者并行,是实施正面管教的基础。
  5. 积极的暂停:当孩子或家长情绪激动时,可以采取“积极的暂停”策略,先冷静下来,再沟通解决问题。
  6. 鼓励而非赞美:鼓励是教会孩子独立,而赞美可能让孩子取悦他人。家长应该多使用鼓励的话语,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7. 让孩子参与决策:在制定规则或解决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8. 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惩罚。
  9. 相互尊重:正面管教的前提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保持尊严和尊重。这包括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也包括孩子对家长的尊重。
  10. 专注于解决问题:当出现问题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责备或逃避。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找出解决方案。
  11. 培养孩子的七项重要感知力和技能:这包括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和影响的感知力、内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些感知力和技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
  12. 爱与欢乐:爱和欢乐应该是生活和与孩子相处的全部目的。家长应该用鼓励、理解和尊重等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成长环境。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对《正面管教》一书中核心观点的提炼和概述,并非直接引用的12段原文。如需具体原文内容,建议直接查阅书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